密云区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估项目
一、项目背景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已经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成为全世界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重要内容。我国政府先后发布《中国生物多样性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实施方案(2014-2020年)》以及《生物多样性调查、观测和评估实施方案(2019-2023年)》(环办生态函〔2019〕486号)等重要文件及方案,要求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组织技术力量参与生物多样性调查、观测与评估工作;做好调查摸底,开展省级生物多样性评估;制定省级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监管体系,建立健全省级生物多样性保护监管平台;发现与报告全省范围内生物多样性相关的问题事件,协助开展热点问题调查与评估;加强生态环境系统内生物多样性保护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推动本行政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监管工作迈向更高水平。
北京市政府十分重视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估及监测工作,提前部署了相关工作,并将其纳入EI核算指标体系中。2019年发布《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内设机构主要职责和细化职责》(京环办〔2019〕31号),明确北京市生态环境局自然生态处主要职责包括:组织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遗传资源保护、生物安全管理等工作。《北京市2019年自然生态保护重点工作》(京环办〔2019〕52号),明确并将建立生物多样性科学支撑工作机制、开展北京市生物多样性状况调查筹备工作、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等相关工作内容列入北京市自然生态保护的重点工作中。2019年至2021年北京市生态环境局组织开展了北京市生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估工作,并将生物多样性调查观测结果用于2020年北京生态环境质量EI的计算。EI计算指标中,生物多样性指标占20%,其中物种多样性指标占55%,分别包括高等植物、野生动物、大型真菌、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物种、国家二级保护重点物种、北京市一级重点保护物种、北京市二级保护重点物种等。
项目调查评估对象为北京市密云区生态系统、不同类群的物种,包括:陆地高等植物、大型水生植物、大型真菌、哺乳动物、鸟类、两栖类、爬行类、昆虫、鱼类、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浮游植物及着生藻类、浮游动物、外来入侵物种。我们承担了陆地高等植物调查工作。
二、陆地高等植物调查工作
1.调查点位设置
密云区陆地高等植物多样性调查选择选择典型植被分布区域,按照海拔梯度等地质地貌特征来进行样线植被物种普查,尽可能多的调查区域内的植物(乔、灌、草等)种类、数量和生长状况等。共在17个样区开展,每个区域布设2-3条样线,每条样线布设2个样方。合计调查样线41条,大样方82个。
2.调查评估指标
对重点物种所在区域进行样方调查,含物种组成、分布、生境和可能的胁迫因子。调查区域内布设样方进行调查。乔木样方内分物种调查,每株乔木胸径、树高、冠幅、物候相以及整个样方的郁闭度等指标;灌木样方分物种调查,每株灌木基径、株高、冠幅、株数;草本样方分物种调查其高度、盖度、丛数。重点物种调查:调查对象是调查区域内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高等植物,调查区域内的目标物种的种群数量、分布、生境、生长状况、受胁迫情况和保护现状。
3. 调查方法
野外调查样线法与样方法相结合,使用北极花生物调查APP进行数据记录。
样线法用于调查植物种类、分布、生境等。在植物生长旺盛的典型地段设置调查线路,步行沿设定的调查线路进行调查,随时记录观测到的野生植物种类、分布、生境等信息。
样方法用于调查重点详查物种所在群落的群落组成以及重点详查物种的种群数量、生长状况、威胁因素及受威胁程度等。调查陆生植物按照典型取样原则,在群落生长良好地段上,根据地形和生境合理布设样方。调查样方内的植物物种及相关信息进行观测记录,并采集植物标本。乔木、灌木、草本植物调查的样方面积依不同的植被类型而有所差异。
开展样方抽样调查,共设置大样方82个,调查乔木林地时,根据实际情况20米×20米的乔木样方共57个。每个乔木样方内分别设置5个5米×5米的灌木样方,和5个1米×1米草本样方;调查灌木林地时,根据实际情况设置10米×10米的灌木样方共20个,每个样方内设置5个草本样方;调查农田样地时,根据实际情况设置10米×10米的农田样方共5个。记录样方内物种的组成、个体数量、胸径、高度、冠幅等相关数据。
三、项目成果和意义
调查工作顺利完成,基本摸清了密云区陆地高等植物的物种种类数和分布状况,形成了高等植物名录,基于多样性指数等方法评估了密云区高等植物的多样性状况。密云作为北京市重要的生态功能区、水源涵养区,其生态质量好、生物多样性丰富状况被业内公认。密云区的物种丰富度高,重点保护物种保护成效明显,可视为北京的典范。密云区坐拥潮白河水系,是北京市重要的水源地,水生态的健康状况备受关注。构建基于生物完整性指数的河湖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估结果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及管理价值。密云区在北京市乃至华北地区,都具有示范带动作用,急需系统调查与评估,用规范科学的结果,向社会公众展示密云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697号
Copyright © 2023 北京青远生态环境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5822号-2 XML地图 网站源码